-
敦煌書法墨跡欣賞《賢愚經》卷二
時間:2016-1-22 7:07:02 作者:無為齋 來源:52wwz.cn 查看:515 評論:0內容摘要:敦煌書法墨跡欣賞《賢愚經》卷二,一名《賢愚因緣經》,十三卷,是敘述因緣故事的典籍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(445)涼州(今甘肅武威)沙門慧覺(一作曇覺)等譯。 漢譯而外,還有藏文、蒙文譯本。譯者慧覺、威德等八人,曾西行求經至于闐(今新疆和田)大寺,遇見當地五年一次舉行的般遮于瑟會。...敦煌書法墨跡欣賞《賢愚經》卷二,一名《賢愚因緣經》,十三卷,是敘述因緣故事的典籍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(445)涼州(今甘肅武威)沙門慧覺(一作曇覺)等譯。
漢譯而外,還有藏文、蒙文譯本。譯者慧覺、威德等八人,曾西行求經至于闐(今新疆和田)大寺,遇見當地五年一次舉行的般遮于瑟會。會中長老各講經律,他們八人分別聽了記錄下來,譯成漢文,于公元445年回到高昌,綜集成為這一部經,又經過流沙,送到涼州,涼州名僧慧朗將它題名《賢愚經》。以后由涼州傳入建業(今南京市)。這是此經的傳譯經過(見《出三藏記集》卷九《賢愚經記》)。
本經漢譯本原為十三卷(見《祐錄》),后世分卷較多。北宋開寶藏本及麗藏本作六十二品,以后各藏作六十九品。本經的各品內容,各包含一段長短不同的因緣故事,還層迭地引出幾段因緣。而與本經各品相同或類似的因緣,也有時見于漢譯各經律中。
上一頁1
分享時請保留本站鏈接。多謝支持!
- 相關文章
-
-
7-25啟驤書法楷書字帖《三字經》
-
6-29姚孟起楷書字帖《字學臆參》
-
6-26王丙申楷書字帖臨《化度寺碑》
-
5-23潘齡皋行書字帖《南山十詠》
-
4-25黃自元楷書字帖陶先生墓表
-
4-22明代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
-
4-6歐陽中石字帖《清照詞中石鈔讀》
-
2-21鄧石如書法《四體字帖冊頁》
-
9-1黃自元書法字帖《楷書百字銘》
-
8-15任政書法字帖《蘭齋唐詩宋詞行書帖》
-
- 相關評論
書畫資料
本類更新
-
1-22敦煌書法墨跡欣賞《賢愚經》卷二
-
1-21蘇軾行書墨跡欣賞《龍公神帖》
-
1-17懷素草書墨跡《論書帖》遼寧省博物館藏
-
1-16柳公權小楷拓本《九疑山賦》
-
1-15王羲之草書刻本《謝生帖》兩種
-
1-13米芾書法《惠柑帖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-
1-12祝允明草書欣賞《嵇康酒會詩》
-
1-11釋擔當書法《草書詩冊》兩種
-
1-8歷代名家墨跡傳真-明張瑞圖行書論書卷
-
1-7趙之謙篆書作品欣賞《為遂生書鐃歌冊》
本類推薦
-
1-2馮承素摹《神龍蘭亭》墨跡本
-
12-3蘇軾書法欣賞《荔子丹碑》
-
11-29曹植書法作品《鷂雀賦》
-
7-12唐代歐陽詢書法《數日不拜帖》
-
7-11唐朝著名書法家柳公權行書《奉榮帖》
-
7-3李邕書法行書《婆羅樹碑記》拓本
-
6-20趙孟頫楷書《壽春堂記》
-
6-14徐渭書法墨跡自作詩六首
-
5-27蘇軾書法作品欣賞
-
5-21蔡襄書法欣賞-書帖全集
本類排行
-
3-7趙孟頫行書千字文
-
1-26鄧石如篆書《心經》
-
4-6李北海書法作品欣賞
-
1-15蘇軾書法大江東去
-
5-27蘇軾書法作品欣賞
-
4-29祝允明草書《滕王閣序并詩》
-
6-20趙孟頫楷書《壽春堂記》
-
4-26李隆基隸書《石臺孝經》
-
5-2米芾書法墨跡欣賞
-
5-1孫過庭草書《千字文》